首页篮球吴柳芳:打破偏见,勇敢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女运动员

吴柳芳:打破偏见,勇敢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女运动员

seoxx 12-02 17:05 5次浏览

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因一段擦边视频而引发舆论风波,相关讨论持续升温,游泳运动员刘湘、前击剑运动员秦雪和奥运冠军刘璇等人也被卷入其中。关于公序良俗的争议本身并无问题,这种辩论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因此如今这点口水仗可谓微不足道。同时,吴柳芳的社交媒体账号已解禁,并且粉丝数量迅速突破400万。这些新关注者中,有的人是看热闹,也有一些则在共情“普通人生”。可以预见的是,她可能会意外地成为这一事件中的受益者。

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争议点在于:国家队退役运动员能否继续使用曾为国效力这个标签。虽然这个话题听起来荒诞,却也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人的生命经历多样,各个阶段都是个人的一部分;选择展示哪一种身份或者标签,以便对自己更有利,本就是常态。

吴柳芳:打破偏见,勇敢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女运动员

以当前自媒体平台上的现象为例,不少博主标榜北大或清华毕业,但他们所做的事情与吴柳芳类似,同样依靠流量变现。有其他校友质疑这些人在借助学校名声谋取利益:“你能够不挂着北大的招牌来卖狗肉吗?”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一种群体利己心理。此外,我们还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国外跟他人发生冲突输了,他却喊着“中国人都被欺负”,我第一时间就想问,你作为独立个体为什么要代表整个民族?换成别的人未必会输,更何况根本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失败上升到集体层面。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人们希望避免事态影响自身,所以理解管晨辰对此事件的不满。他担心,如果吴柳芳带着“体操运动员”的标签参与舞蹈表演,会让外界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他作为奥运冠军维持社会价值形象。但理解他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支持他的立场。在许多人看来,此次争议不仅仅关乎两位选手之间的利益,而是涉及国家队这一身份是否应该随意贴附给个人。

吴柳芳:打破偏见,勇敢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女运动员

我的结论是,可以使用此类标签。例如,在张继科因为赌债丑闻曝光后,没有人要求他放弃乒乓球国手头衔。而现在吴柳芳光明正大开直播时,为何不能称呼自己为前国家队体操选手呢?难道只有获得过金牌的人才能享有特权吗?这样的逻辑显得很不纯粹。因此我们应勇敢探讨举国体育制度下,运动员身份究竟属于谁的问题。我认为,它属于每位优秀人才本人,而非完全归属国家。

有人可能会说,是举国体系造就了你的成就,这似乎没错。然而,该制度只是筛选机制之一,其实培养成功人士背后的原因往往源于他们天赋异禀及努力拼搏。所以,对于该系统给予我们的感恩之情固然重要,但是主动表达才是真诚,被动接受则容易造成偏差。不应忽视每位运动員作为主体存在的重要性,他们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系统附庸。因此,一个人的过去荣誉理应属于其本人。当任何人成为了昔日国家队成员或夺冠高手,都无需向大众征求同意,也不会构成虚假宣传甚至违法行为。

吴柳芳:打破偏见,勇敢贴上“国家队”标签的女运动员

最近还有新闻报道提到巴黎奥运羽毛球冠军郑思维宣布退出国际赛场(实际上即离开国家队),开始新的生活阶段。他表示从未希望“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成为唯一代号。这一点令我相信,吴柳芳一定羡慕郑思维,因为拥有如此丰富资源使她具备更多选择空间,同时也形成更加宽广的人生观。不过,无论高低起伏如何,每个人都有掌握自己命运和选择未来方向的权利,这是不可剥夺的!

凤凰网《凰家看台》出品 作者 丰臻|图片 视觉中国
综合转载其他体操
国足对决沙特的直播情况解析 揭晓东京奥运会男子足球赛的最终赢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