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雨航回顾亚锦赛:宫鲁鸣教练的指导至今受益匪浅
12月3日讯 近日,丁彦雨航接受了《南方人物》的专访。
记者提到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考古”故事:2009年中国男篮在天津亚锦赛决赛中输给伊朗,许多人对中国男篮进入“后姚明时代”的前景表示担忧。那时,他还只有16岁,在山东俱乐部的百度贴吧上留言:“有我,中国篮球,行。”
对此,丁彦雨航笑着回应道:“哈哈哈,其实那会并不行。我小时候瘦得跟个杆儿一样,并不是特别出色。在八一青年队待了三个月,他们没有选择我,而是山东把我签下来了。我最感谢的是宫鲁鸣教练。在国家队和他一起训练让我成长很多。记得长沙亚锦赛的时候,他一脚把我踹上场,那一脚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职业生涯。”
记者好奇地问,这样的一次推动效果能够持续这么久吗?
丁彦雨航回答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突破吧。当时刚开始比赛,我打得不好,有些自暴自弃,不想再上场。宫鲁鸣教练抓住机会告诉我‘你必须上!如果不投进一个三分球,我不会让你下去!’于是被他推上一线,我真的就投开了!”
随后记者提及宫鲁鸣教练严格的训练要求。他曾获得绰号“宫大量”,因为2016年带领男篮备战里约奥运会期间,要求所有队员利用休息时间累计投篮一万次,自由计数完成后告知教练。
Ding Yanyuhang则指出,“竞技体育,没有量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从2016年的那个赛季开始,我在联赛中的表现才真正爆发出来。在里约奥运会上,我们遇到了强敌,对手确实很难应付,但我的态度一直都是‘虽然打不过,但是绝不能服气!’第一次去美国参加特训和夏季联赛也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