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篮球罚球知识大揭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罚球知识大揭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seoxx 12-04 10:35 9次浏览

最近,崔永熙在发展联盟的一场比赛中表现引发了热议。在对阵猛龙905的比赛中,他仅有1投1中的出色表现,加上2罚全中的成绩,总共得到6分。这一数据让一些球迷感到困惑,其实,这与发展联盟独特的罚球规则密切相关。

这一规则于2014年提出,并在2019年正式实施:无论是加罚、两分犯规还是三分犯规,都只执行一次罚球。如果成功得分,则根据情况获得相应的积分;如果未能命中则不计入任何得分。不过,在第四节最后两分钟和加时赛期间仍然使用传统规则。作为NBA的新试验田,发展联盟常常尝试新规定,这意味着未来几年NBA也可能会采纳类似变化。

罚球知识大揭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回顾过去百余年的历史,篮球运动的发展伴随着不断调整的处罚机制。早在1891年,由奈史密斯博士制定的13条基本篮球规则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罚球。但第七条涉及到了对于连续犯规队伍所施以惩戒——即若某队连续三次犯规而另一方未曾违例,则判被侵犯球队得一分。当时由于所有投篮均为单点计算,因此后续又进行了多次修改,以适应当时竞技状态的发展。

1895年,罰球线前移至15英尺,而之后又逐步细化,将运动战投篮算作两分快捷地形成现代篮球最初版本下持续保持29年的基本框架。然而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动,包括要求被侵害者自我主罚等。而这些变革最终影响到了NBA,自1950-51赛季起,该联赛开始推陈出新的各种裁决,比如限制故意犯罪行为,从而使游戏更具观赏性。

罚球知识大揭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进入8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NCAA还是NBA,对故意或恶劣行为都采取了更加严格措施。例如1984-85赛季增加突破犯法条件,不仅给予进攻方额外机会,还加强整体防守纪律。此外,引入“三秒”违规以及“砍鲨战术”的风云激荡,更是推动着赛事形式向着公平竞争转型,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争议与讨论。

NBA关于砍鲨战术的问题愈演愈烈,其中2008年度波波维奇首次将其应用于季后赛,使奥尼尔面临20个自由穿梭式挑战,也因此成为焦点话题之一。不少人认为这种策略剥夺了比赛原本流畅性的魅力。因此,在2016-17两个季度间,各种针对该问题做出的制度修订依旧无法从根本解决此类现象,只能稍微缓解。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护那些优秀选手,如乔丹和伯德,他们始终强调一个伟大选手必须能够稳定把握住每一次关键射门机会,即便那是一记简单却意义重大的自由投篮。

罚球知识大揭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总之,对于崔永熙这样年轻且充满潜力的小将而言,如果发展联盟“一票制”的模式真的推广到NBA,那他必定要面对更多考核,同时展现自身价值!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体工队长”,获取更多有关CBA、 NBA精彩内容。

(文/蓝剑十三)
NBA篮球转载太阳尼克斯火箭猛龙老鹰
字母哥火力全开 三节狂砍28分助攻准三双 掌握足球动态的最佳应用推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