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防线崛起:场均抢断历史第三的秘密揭秘
在NBA杯八强赛中,雷霆与独行侠的对决引人注目。比赛进行到首节9分31秒时,卢卡-东契奇连续两次进攻未果,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防守者的威力。
卡森-华莱士紧贴着东契奇,他高高扬起手臂成功盖掉了东契奇的一记后撤步三分球。当篮球再次落入东契奇手中时,华莱士继续施压,在他的逼迫下,东契奇低手挑篮只碰到篮板,没有触及篮筐。在这两个瞬间,不禁让人赞叹:华莱士的胳膊真长!
尽管身高只有1米91,但华莱士却拥有2米04的臂展,这使得他能够在高度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有效限制对方进攻。而这样的“臂展怪”在雷霆队内还有很多。例如:1米98的亚历山大具有2米12的臂展;1米96的杰伦·威廉姆斯则有2米19;而多特也以其1米93和2米04的大臂展开现出色防守能力。这一系列运动能力突出的“临界战斗员”,构建了一张坚固无比、如同蜘蛛网般灵活严密且立体化极佳联盟最强防线。
上个赛季里,雷霆已经是全联盟施压对手最为猛烈并且场均抢断次数最多球队。然而,由于霍姆格伦存在抗衡缺陷以及内线缺乏足够力量型中锋,他们面临严重丢失后场篮板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防守效率。因此,在休赛期期间,为了解决这一短板问题,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补充,引入哈尔滕施泰因(3年8700万美元)并交易获得可以适应多个位置、防守范围广泛的小将卡鲁索,使得外部和内部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虽然火箭与雷霆皆以换位式、逼抢闻名,但更卓越的是他们对于禁区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开局阶段增重后的霍姆格伦表现出了绝佳稳定性,一度被提名年度最佳防守球员。但随着他的伤退,全靠哈尔滕施泰因及时回归来弥补这个空白,使得整个团队依然保持良好的护框状态。如今雷霆能将敌人在5英尺以内投射命中的几率限制至57.1%,成为全联盟之最。
哈尔滕施泰因对此表示:“我跟霍姆格伦风格有所不同。他擅长封盖,而我则专注于干扰接近籃圈处投放,以此降低投准。” 这种巨大的内线价值意味着,当外围捍卫者意识到自己的背后有人镇住禁区,就会放心大胆地加大压力向持球攻击发起挑战。此外,本就具备优秀单兵作战水平,并可完成换位任务再搭配上新加入的小将卡鲁索,无疑令外侧捍卫实力跃升一个层级。
本赛季以来, 雷霆已成为控制持球攻击最高效球队之一,将每轮单打效果抑制至仅需付出0.78分费用,这是他们敢于实施全面换挡策略的重要原因。同时,对于敌人的挡拆行为,则通过不断调整变成个人单打,对方面对他们挡拆频繁程度降至联赛第4低,每隔一次便定额减少该方式输出,仅限值设定为0.73积分,再创历史第一记录!
总结:
- 即使顶尖控卫潜藏其中,也难逃困境带来的错误概率增加——这是因为像多特这样优质外援持续提供支持,同时又能确保协助传递线路上的拦截机会显著提高,因此目前平均每场送达惊艳数字达到12.2次,该数据乃是傲视群雄排榜第一!如此概念自统计开始以来尚无人匹敌,只曾追溯1977–78年的太阳(12.9)或1993–94西雅图超音速(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