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中国青训需正视防守理念缺失问题
12月17日讯 对于中日青训在攻防节奏上的差距,以及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影响,杨旭发表了他的看法。
杨旭指出:“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日本的青训体系中,教练会培养孩子们主动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进行反抢和压迫,而不是依赖教练或家长提醒。同时,在控球时,进攻队员也要随时准备转入防守状态。当失去球权的一瞬间,第一个回追的人会迅速发现并施加逼抢。如果被过掉,那么第二个人、第三个人都会紧接着快速跟上进行逼抢,这样一来,进攻队员就无法从容地掌控足球。”
他还提到另一个训练课题:“许多情况下,日本教练倾向于缩小场地面积。这样做容易导致更多失误,同时也锻炼了球员的反应能力与攻击转换意识。一旦进入大场地,当丢球发生的第一时间,每位玩家都会迅速靠近丢球方向,以便展开补救。”
而谈及中国足球的发展习惯,他表示:“中国足球往往强调延缓防守,希望限制对手突破,这是我们运动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洲际比赛中,中国球队通常采取的是‘听’、‘看’、然后再传递。然而在日本,他们则是在第一个人快速贴身压迫后,即使被过掉,也有第二和第三个队友立刻跟上继续施加压力。实际上真正完成断球任务的是这两名随后赶来的队伍成员。”
最后,他总结道:“如果这样的习惯不能得到改善,将来在国际赛场上,我们中国选手将缺乏有效的高强度逼抢,其技术水平难以充分发挥。而且思维反应不仅慢半拍,有时候甚至可能落后一至两拍。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说我们的运动员不够努力,只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相应训练,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比赛中的节奏,因此常常错失提前观察机会所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