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脚转型青训教练:实力与教学能力的双重考验
12月21日讯 在谈到中国足球青训的话题时,记者梁宏业在文章中指出,虽然国脚担任青训教练确实具有号召力,但优秀的球员并不一定能成为好的教练。
央视《足球之夜》节目今晚报道了宋凯近期在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宋凯表示:“我看到有一篇文章提到,当某个行业不知道如何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始终是正确的选择。”他还透露,将可能出台新规: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如果未从事至少几年青训工作,则不得进入职业队执教。
对此,记者梁宏业撰文分析道,现在足协似乎误解了“无为而治”的真正含义。他解释说,无为并不是指完全放任,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例如,要让树木茁壮成长,不应强行用铁丝固定其枝干方向,而应该给予适当的水分和养护,让它们自然生长。
尽管国脚转型做青训教练是一种积极信号,但是否所有优秀球员都能够胜任这一角色呢?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但非顶尖球员却成为成功的教练,如穆里尼奥、贝尼特斯等。而像迪斯蒂法诺这样的传奇人物虽未曾成为世界级主帅,却仍然被誉为时代巨星。因此,并非每位国家队成员都有能力带领球队取得成功,也不能因此限制其他身份背景的潜力人才的发展机会。
此外,目前环境下全面开放外援政策又意味着什么呢?高水平外援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入,这将迫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中超俱乐部陷入更激烈的不良竞争。这种局面显然不足以解决现存问题,例如不少球员反映尚未解决薪资拖欠的问题。那么,在此状况下进行准入审核究竟合理吗?
总而言之,引进外援与否并不是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出具备高水平实力的人才。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市场现实,只要存在短视行为,就必定会朝着错误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