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外援成色持续下滑,政策调整带来新挑战
1月8日讯,近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新赛季3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准入名单。上海申花俱乐部随即宣布巴西前锋米内罗正式加盟,年仅27岁。《天津日报》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米内罗的职业经历和个人身价均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超外援整体水准正在持续下降。
作为上赛季中超联赛亚军,上海申花队享有相对稳定且高额的资金支持。此外,他们还将继续参与亚冠精英赛事,因此球迷对于新一季外援表现寄予厚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整个中超联盟的发展状况来看,仅有少数预算较高的球队能够达到单个赛季外援总投入不超过1000万欧元这一上限,大多数俱乐部显然无法利用完这个额度。在综合考虑转会费、租借费及工资等因素后,为一名外援支付接近150万欧元已算是比较大的投入,而50万至100万欧元则成为“大部分俱乐部”的普遍选择。
尽管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曾提到希望放宽引进外援政策,但他也承认某些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同样在日前发布的新规则中,中国足协针对注册球员作出了调整:每家中超俱乐部本赛季注册外援人数从7人减少到6人,同时可注册的外国籍球员数量由6人减为5人。而报名并同时登场的人数仍保持在5人的水平。这项改革旨在降低各大俱乐部在引进外援方面所需支出的成本。
随着规定中的“缩水”,各足球俱樂部门面对更严格的人事安排,将面临新的挑战。例如,引进时容错率降低,使得通过租赁等方式调配名额以节省开支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各团队能否有效应对这些变化,还需通过实际比赛来检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上的外国运动员质量正逐渐走下坡路,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